
今年,全球最长的灰海豹种群研究迎来重大升级:无人机正式取代人工标记,开启低干扰、高效率的新监测时代。这项研究始于1952年,至今已有73年历史,核心任务是统计英国诺森伯兰海岸外法恩群岛上的海豹幼崽数量。过去,研究人员必须在岩石间穿梭,用颜料标记海豹,不仅费时,还容易遭遇母海豹的“护崽攻击”。如今,一架飞行高度约75米的无人机将完成拍摄和数据收集,既减少干扰,也保障安全。
当年项目刚启动时,群岛上仅有约500只幼崽,而去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3624只,法恩群岛也成为英格兰最大的灰海豹聚集地之一。这里无人居住,拥有岩石海滩、沙地和丰富食物,是海豹的天堂。为了保护生态,国家信托已在幼崽出生季禁止游客登岛长达百年,公众只能通过乘船远观。
国家信托区域护林员索菲娅·杰克逊表示,每年看到第一只幼崽诞生都是特别的时刻,这项监测不仅是科学研究,更是全球最长的灰海豹数据记录,对理解物种变化和气候影响意义重大。她还致敬了1952年开启项目的先锋鸟类学家格蕾丝·希克林,称她的工作奠定了现代保护的基础。
数据显示,幼崽数量从2019年的3443只增长到2024年的3624只,研究团队期待今年是否继续保持上升趋势。数据将由纽卡斯尔大学分析,结果预计在明年春季公布。
除了海豹,法恩群岛的“网红”海鸟——海鹦也在监测范围内。国家信托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记录海鹦数量,用于指导保护工作。气候变化让海鹦觅食更困难,鱼群因海水升温而远离,导致雏鸟饥饿甚至被遗弃。保护人员坦言,他们正尽力确保未来百年海鸟仍能在此繁衍,但极端天气和冬季风暴是最大威胁。2021年“阿文风暴”曾将幼崽冲下岩石,造成多只死亡。
这场无人机替代人工的转变,不只是技术升级,更是保护理念的进化:减少干扰、提高效率、兼顾安全。它也提醒我们,气候危机正在悄然改变生态平衡,连最坚韧的物种都在承压。对于Z世代来说,这不仅是自然新闻,更是一种现实警告:科技能帮我们观察,但能否扭转趋势,还得看我们是否愿意改变生活方式。
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